首页>检索页>当前

26年,生命与生命互相滋养——记南京审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副主任高月兰

发布时间:2025-05-28 作者:阿妮尔 徐晗 唐小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隔二十多年,南京审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副主任、江苏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高月兰还能清晰地回忆起第一次做心理咨询的场景。

她的第一位来访者是个失恋的学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也不知道是否能帮到她。”高月兰回忆。见到学生前,她非常紧张。学生倾诉时,她除了递纸巾,没讲几句话,“她哭了10多分钟,我就默默听她讲,说到伤心处,我也不知不觉跟着流眼泪。”结果,女孩走出咨询室前,再三对高月兰表达感谢,“我好多了”。

第一次心理咨询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成功”了,冥冥中似乎有一扇无形的门打开了。

1999年,从东南大学硕士毕业的高月兰到南审应聘思政教师。时任学校领导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提议她担任思政教师的同时兼任心理咨询教师。

那时的心理咨询在国内算是比较有前瞻性的概念,很多人都不了解。“我当时连心理咨询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没有立刻答应。”怀着好奇,高月兰回去查阅资料,阅读书籍。她发现心理咨询师是个特别有温度的职业,因为它提倡尊重、平等和接纳、共情,“我回复说愿意,就这么进来了。”高月兰回忆。

早年间,学生来做咨询经常怕被人看到。“我经常看到来咨询的学生站在一楼台阶,东张西望个几分钟,确保没有人看到的情况下,一个箭步冲上来,进门后有时还要求把门反锁……”高月兰说。渐渐地,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纳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学生坦然走进心理咨询室,就像身体生病了去看医生一样自然。“有时在做咨询的时候,来访者接到电话,他们会在电话里告诉别人自己正在做心理咨询。”

其实,第一次从事心理咨询时,高月兰没想过自己能在这行干这么久。毕竟,她的主业是思政教师,在个人职业选择中,她也有过犹疑、彷徨。

“人这一生时间不长,要做喜欢的事情,不要让外在的目的影响自己的选择。从内心来讲,我喜欢这个工作,跟学生在一起我是开心的,是有成就感和价值感的,那就安安稳稳做心理咨询这个工作。”经过一番挣扎,高月兰最终决定,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师。

在学校支持下,高月兰接受了多项专业、系统的培训,在大量咨询实践中不停总结和摸索。“心理咨询不是帮助对方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我的作用是帮助来访者了解、觉察自己的问题,最终靠他们自己的能力面对问题、最终走出来。”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背后是高月兰经年累月实践和理论结合的总结。

一般个体咨询中,高月兰常用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调整认知改变情绪和行为,这种疗法结构性较强,比较适合认知能力较高的大学生,一般经过6次左右的接触,我教他们掌握方法,这样当后面产生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时,学生自己能有觉察,会使用这个工具去帮助自己。”

面对与家庭有冲突的学生,她发现家庭疗法很有帮助。矛盾初期,学生不愿、不敢让家长跟教师接触。高月兰充分尊重来访者意愿,慢慢地用心倾听学生的内心。当学生觉得或许可以让父母来试试,她就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开展家庭会谈,从家长关心的、能接受的角度引导,让他们慢慢觉察家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改变家庭不良互动祛除由此导致的学生情绪和行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高月兰成为了引导大家“看见”自己的人。

2022年,南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集教学、科研、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及社会服务等职能于一体,目前拥有15名专职心理教师。如今,担任教学部副主任的高月兰已成为江苏省教育厅“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宣讲活动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团成员,为无数学生、家庭点燃温暖和希望。

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每天在校10小时是高月兰二十多年的工作日常。“藏在问题背后的人是不同的、鲜活的,他们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情感和表达,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在跟一个个鲜活的人的接触中,尤其是当自己的力量能够帮助到别人,高月兰说自己“也在被滋养”。

“我常常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当来访者走出咨询室给我发消息‘老师我轻松多了’时,我特别开心。”心理咨询师仿佛一点星火,对身处黑暗中的来访者来说,这点星火,会成为照进黑暗的一束光。这是高月兰被滋养的时刻,也是生命与生命互相滋养的时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徐晗 唐小芳)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